2)第294章 我愿意前去现场_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时的时间去讲解。

  “这里的K值,可根据圆筒传热原理得到。其中的Rw,由管壁导热热阻的公式得出。一次侧工质及二次侧过冷段工质换热为单相对流传热,传热系数按Dittus-Boelte公式计算。二次侧沸腾段工质换热为流动沸腾传热,传热系数可采用Rohsenow公式计算……”

  作为代号伍的总设计师,范海胜也是竭尽全力,才勉强能够跟上徐佑的思路。

  而其他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因为各自负责的任务不同,很多徐佑讲解的地方,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不管大家听没听懂,也都能看得出来,徐佑的这套核动力装置模型,确实非常的不简单。

  只是,至于这套核动力装置模型,是否真的可以应用到航母上,这个时候谁也不能下出定论。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漂亮国核航母的实舰数据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核动力装置模型的验证了。可惜,我们并没有他们完整的核航母实舰数据。”

  这样级别的数据,各国都是会严格进行保密的。

  这时,范海胜说道:

  “我的想法是,利用陆上模式堆去验证。如果陆上模式堆没有问题,我们再建造技术验证舰。一切顺利的话,最终再应用到核潜艇上面。”

  一个处于理论阶段的核反应动力装置,肯定不会直接应用到核航母上,而是需要多次的验证过程。

  其中,第一次验证,往往是以陆上模式堆的形式。

  陆上模式堆,作为反应堆技术发展的试验设施,能够用于测试反应堆的整体技术、专项技术,进行新型反应堆及其系统、设备和部件的试验验证。

  这也是漂亮国在研究核航母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实验方式。

  而建立陆上模式堆的位置,往往是较为偏僻的内陆地区。

  毕竟即使是模式堆,也是真正的核反应堆。

  一旦核反应堆出现事故,而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将陆上模式堆建立在人较少的区域,能够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同时减少可能带来的辐射污染。

  与此同时,陆上反应堆的位置,交通最好也不要太落后。

  否则的话,运输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徐佑说道:

  “我同意范总的想法。我也愿意一起前去陆上模式堆的位置,参与到陆上模式堆的实验。”

  听到徐佑的话,会议室中所有人,都是一副诧异的表情。

  徐佑,竟然要主动参与陆上模式堆的实验?

  这可是危险非常巨大的实验啊!

  徐佑现在的价值,可是整个国家的国宝级人物,容不得一点儿的闪失。

  “徐教授,我不能让您去往现场。如果您有一丁点儿的闪失,那我们都是负不起这样的责任的。”

  现在徐佑的身份,还是一名蓟大的教授。

  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并不算是徐佑的义务,而是徐佑自愿参与的。

  要是让这个仅有二十岁出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因为危险的实验而受到伤害,那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范总,在安全控制上我有十足的信心。如果我自己都不敢去现场的话,又怎么能让其他的操作人员去往现场呢?”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