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现场观摩_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能载重25吨?无人驾驶做过测试吗?造价多少?”一向人前稳重的老马难得失态,围着飞船转了一圈后,拉着陈文浩就是连珠炮的问题。老马对无人驾驶领域的念想被彻底激发了。

  听到询问造价,老刘也关注地凑了过来,他已经在脑中做了一番计算,以眼前飞行器的尺寸,可以做到载重25吨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据。要知道,这个数字相当于一辆常规货运卡车的负载重量,同样的25吨,在地上滚动和在天上飞行,可完全是两码事,中间的难度差距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老刘在快递物流上投入了不少精力,对基本情况非常了解。以国内快递业为例,好几家快递公司的货运飞机大多是购买退役的客机再改造的,以运力比较接近的老款波音757-200为例,这是目前国内货运飞机中的常见机型之一,这种经过货运需求改造后的飞机,载重量也不过就20几吨。

  可是,757-200的尺寸是多少呢?机长超过54米!翼展为38米!面前的这架飞行器大概只有波音757-200的八分之一!

  至于时速(350公里)要慢一点,续航里程(600公里)要短许多,这些缺点都不是问题,对于中短程的运输已经足够用了。想象一下,拥有一辆标准载重卡车差不多的运力,速度却要快上四五倍,而且还是无人驾驶,即使去掉充电需要的时间,同样的时间里,卡车只能跑个单趟,飞机却完全可以飞上两个来回了。

  老刘感觉自己的胸口正燃起一团熊熊火焰,现在关键的就是两个问题:成本(造价和充电费用)多少?如果成本核算在承受范围以内,这是可以全面提升物流网络效率的神器。另外个问题就是多久能真正投入实用?就怕对方突然说,现在只是个概念机,还需要过个五六七八年才能实用,那就是只是个噱头了。

  有点患得患失的老刘,在心里自我劝解,应该不会,否则对方没必要那么郑重其事地邀请他和马总来看,而且就现在眼前所见,同样的飞行器就有六架,若只是个概念机,完全没必要造这么多。

  面对两人的灼热目光,陈文浩依然不紧不慢,这就是卖方市场的优势了,他反正技术在手,心里不急。

  自从义东新基地基本竣工,智能化自动车间安装完成后,他就让勘察器悄悄地进行了二次改造。若是完全依照地球科技,如此大面积的智能车间,再先进也需要上百名熟练工人作为辅助,而不是现在这样仅需几名维护工程师(之所以现有20人编制,是为了方便轮班)。

  这几架飞行器,纯粹是测试设备时,他临时起意,让小卡设计,然后自动化生产的。从飞行器目前所展示的科技,横向比较的话,自然是横扫地球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