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见血证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云。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吐。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失血气于气。异名同类。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夺血者无汗。(夺血者不可复发其汗。夺汗者不可复取其血。)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言脉来虚浮。按之傍指屈曲而出。形容芤脉之象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菀积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金匮云。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尺以候肾。肾虚则相火扰其阴血。从膀胱而升。故脉浮也。肾之精。上营瞳子。膀胱之脉下额中。二经中有不归经之血。故晕黄。黄退则血亦散。所以知衄止也。明理论云。伤寒衄血。责邪在表。杂病衄血。责邪在里。此曰尺浮。不言寸浮。知为肾虚血逆。非外邪也。

  病患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渴者必吐血。(一作病患面无血色。)

  面者血之华。血统则华鲜。若有寒热。为伤其血而致。今无寒热。则是因血脱而然矣。夫脉浮以候阳。沉以候阴。若但见沉弦。轻取绝无者。是无阳也。无阳知血之上脱。若止见浮弱。重按绝无者。是无阴也。无阴知血之下脱。而烦渴呕血者。以火气扰乱则神烦。火动于膈则咳逆。咳则涌血而上越也。然则沉之无浮。浮之无沉。何便见为脱血乎。以其面无血色而脉弦弱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小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脉虚沉弦者。以按之则少神。且无寒热。明非外感之邪也。其短气里急。少腹满。小便不利。

  而面色白。皆内伤于气之候。故虽时目瞑而衄。洵为劳役所致而然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虚者。里虚也。

  心主血。心虚则脉虚。上句以面色薄。而主心血不荣于外。下句以喘悸脉浮。而主心气不充于里。皆由心神耗散。血亡津伤所致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此金水二脏不足故也。水不足。则火独光。而金伤矣。夫阴血之安养内外者。皆肾水主之也。

  肾水虚。则不能安静。而血被火逼。遂溢出。血出则五脏内外之阳皆失其配。失配之阳。无根之狂阳也。有升无降。炎烁肺金而为咳逆上气。肺肾之阴。有绝无复耳。脉数身热。阳独胜也。不能卧。阴已绝也。阴绝则阳不能独生。故曰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酒性大热伤胃。胃气不守。乱于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