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聚门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匮奔豚汤治肾积上贲犯肺。喘胀发热。

  甘草芎白芍当归黄芩(各一钱)半夏甘李根白皮葛根(各二钱)生姜(三片)

  上九味。水煎。温分四服。日三夜一。以积下小腹减为度。不应。加戎盐一字。(千金。无甘草黄芩。有吴茱萸石膏人参茯苓桂心)

  赤丸(金匮)治寒积厥冷。

  茯苓半夏(各四两。一方用桂)乌头(二枚。炮)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

  上四味为末。纳真朱(即朱砂)为色。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千金。无半夏。有附子桂心射罔。)

  普济方用白凤仙子一钱。小川乌二枚。半夏三枚。杏仁四十九粒。各生捣为末。红枣肉丸梧子大。黄丹为衣。早暮各服七丸。俱温酒下。若治小儿。丸如粟米大。量用三五丸。待谷道血出住服。忌大荤生冷腐醋等物。此方与赤丸功效相类。故附于此。此方乌头与半夏同剂。用相反以攻坚积沉寒。非妙达先圣至理。不能领略其奥。与胡洽治膈上积用十枣汤。加甘草、大戟同一妙义。而普济方。仅用乌头、半夏二味。易白凤仙子、杏仁、黄丹为衣。服七丸至谷道见血而止。其瞑眩之性可知。盖药之相反相恶。不过两毒相激。原非立能伤人。后世以为相反之味。必不可同用。陋哉。

  乔氏阴阳攻积丸治寒热诸积。

  吴茱萸干姜(炮)观桂川乌(炮)黄连(姜汁拌炒)半夏(姜制)茯苓延胡索人参(各一两)沉香(另研)琥珀(另研。各五钱)巴豆霜(另研。一钱)

  为末。皂角四两煎汁糊丸绿豆大。每服八分。加至一钱五分。姜汤下。与脾胃药间服。此方出士材先生必读。先生向寓郭园。会以此方授之郭妪。云是乔三余所定。方中萸、桂走肝。干姜入脾。乌头达肾。专取辛烈以破至阴之固垒。半夏、茯苓以开痰蔽。延胡、琥珀以散血结。沉香以通气闭。巴霜以荡坚积。黄连以除旺气。人参以助诸味之力也。其所授郭妪之方。酒曲糊丸。较之皂角汁稍平。妙用全在与脾胃药间服。予会效用此方。每以六君去术倍苓。加肉桂、当归。米饮糊丸。或朝服增损六君。夕用阴阳攻积。或服攻积一日。六君二三日。随人强弱而施。但初服未尝不应。积势向衰。即当停服。所谓衰其大半而止。专力补脾可也。

  千金耆婆万病丸治七种痞块。五种癫病。十种疰忤。七种飞尸。十二种蛊毒。五种黄病。

  十二种疟疾。十种水病。八种大风。十二种痹。并风入头。眼暗漠漠。及上气咳嗽。喉中如水鸡声。不得眠卧。饮食不作肌肤。五脏滞气。积聚不消。壅闭不通。心腹胀满及连胸背。鼓气坚结流入四肢。或复叉心膈气满。时定时发。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种下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