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厥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云。厥之为病也。足暴清。胸将若裂。肠若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寒热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按厥论云。厥之寒热者。何也。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曰阳厥者。因善怒而得也。曰风厥者。手足搐搦。汗出而烦满不解也。曰痿厥者。痿病与厥杂合。而足弱痿无力也。曰痹厥者。痹病与厥病杂合。而香港脚顽麻肿痛。世谓香港脚冲心者是也。曰厥痹者。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是也。今人又以忽然昏晕。不省人事。手足冷者为厥。仲景论伤寒。则以阳证传阴。手足寒者为热厥。主以四逆散。阴证恶寒。手足寒者为寒厥。主以四逆汤。内经厥论之义则不然。盖足之三阳。起于足五指之表。三阴起于足五指之里。故阳气胜则足下热。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论得寒厥之由。以其人阳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附子理中汤。论得热厥之由。则谓其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

  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加减八味丸。

  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张主也。烦劳则主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夏暑伤气而煎厥。气逆也。)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清暑益气汤。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血积胸中不散。气道阻碍不行。故为暴逆。)犀角地黄汤。二阳一阴发病。名曰风厥。(肝木克胃。风胜其湿。不制肾水。故令上逆。)地黄饮子。又骨痛爪枯为骨厥。两手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厥为臂厥。身立如椽为肝厥。此皆内虚气逆也。并宜八味丸。喘而。狂走登高。为阳明厥。此为邪实。承气汤下之。厥而腹满不知人。卒然闷乱者。皆因邪气乱。阳气逆。是少阴肾脉不至也。名曰尸厥。卒中天地戾气使然。急以二气丹二钱。用陈酒煎。如觉焰硝起。倾放盆内盖着温服。如人行五里许。又进一服。不过三服即醒。若膏粱本虚之人。用附子一枚。人参三两。酒煎分三次服。并灸百会穴四十九壮。气海丹田三百壮。身温灸止。艾炷止许绿豆大。粗则伤人。暴厥脉伏。不省人事。莫辨阴阳。急用鸡子三枚。煮熟乘热开豆大一孔。衬粗纸一层。亦开孔对当脐。令热气透达于内即苏。然后按脉证疗之。如连换三枚不应。不可救矣。

  张介宾曰。厥证之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卒倒暴厥。忽不知人。轻则渐苏。重则即死。

  最为急候。后世不能详察。但以手足寒热为厥。又有以香港脚为厥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