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前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脉辨验胎养胎恶阻胎动漏胎下血惊胎僵仆胎上逼安胎半产胎不长养过期不产咳嗽子烦类中风伤风伤寒疟痢子淋遗尿诸血吐衄诸痛子肿不语谵语子悬子痫乳泣腹啼鬼胎下私胎法断子法)

  经云。何以知怀子之且生。身有病而无邪脉也。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胞络之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言有是病而用是药。药虽峻克。可无伤于胎息也。

  金匮云。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平脉者。言其无病之脉也。惟阴脉小弱。以其营气不足耳。凡感邪而营气不足者。则必恶寒发热。今无寒热。妨于食。是知妊娠矣。妊娠血聚气搏。经水不行。至六十日始凝成胎。斯时营气并于胎元。而胃气不足。津液少布。故其人渴不能食。宜桂枝汤和营益胃。设有医以他治。反加吐下者。此为恶阻。则绝之。谓绝止医治。候其自安。不可用药更伤其胃气也。楼全善云。尝治一妇恶阻病吐。愈治愈逆。因思仲景绝之之旨。遂停药月余自安。

  妇人宿有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痼害。妊娠六月动者。

  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桂心茯苓丸主之。宿有痼。谓妇人行经时遇冷。则余血留而为。然病妇人恒有之。或不碍子宫。则仍行经而受孕。虽得血聚成胎。胎成三月而经始断。断未三月而病复动。遂漏下不止。在下。迫其胎。故曰痼害。胎以脐上升动不安。洵为真胎无疑。若是鬼胎。即属阴气结聚。

  断无动于阳位之理。今动在于脐上。是胎已六月。知前三月经水虽利。而胎已成。后三月经断。而血积成。是以血下不止。故用桂心、茯苓、丹皮、桃仁以散其。芍药以护其营。则血方止而胎得安。世本作桂枝茯苓丸。乃传写之误。详桂枝气味俱薄。仅堪走表。必取肉桂之心。方有去。之功。安常所谓桂不伤胎。勿疑有碍于妊。观下条子脏开用附子汤。转胞用肾气丸。俱用桂、附。内经所谓有故无殒是也。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妊娠脉弦为虚寒。虚阳散外。故发热。阴寒内逆。故胎胀。腹痛恶寒者。其内无阳。子脏不能司闭藏之令。故阴中觉寒气习习如扇也。用附子汤以温其脏。则胎自安。世人皆以附子为堕胎百药长。仲景独用以为安胎圣药。非神而明之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