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夏镇_大明第一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部队准时开拔。

  因为杨国盛的极力劝留,徐良和北辰轩留了下来,泽洋则回去复命。

  “泽大人,别忘了把那孩子带走。”

  北辰轩在泽洋临走时嘱咐。

  自从他们把那孩子交付于顾大人后他就一直很挂念!

  太阳挂在天际,一缕阳光照在泽洋脸上,他笑了笑,随后点了点头。

  快马离去,在早晨的晨光中格外耀眼!

  看着泽洋的背影消失在晨光中,北辰轩回过头来现徐良在看着他。

  “你很在意那个女孩!?”徐良似笑非笑。

  “大哥,你不一样吗?!”

  北辰轩一笑,快马并行,绝迹而去。

  先头部队是徐良和北辰轩带领的,估摸着有四百多人。

  “嗯,你们先去夏县探查一下情况,我和杨大人带领部队随后就到。”

  廖栋的话回荡在北辰轩脑海中,当然,这就是廖栋的原话。

  先头部队嘛,说好听点是探查敌情的,谁难听的就是肉盾抗伤害。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叛军一时半会是不会这么快集结的,估计这一路上都是比较平安。

  徐良他们二人还能早到几天,顺便休息一下,毕竟近来征战他们休息很少,要是常人的话身体怕是已然出了毛病。

  正好他们两个可以拿这几天好好休息下,调理一下身体的机体。

  快马那是自然的快,从曲阜到夏镇估摸着有几十公里。

  徐良他们竟然一个下午就到达了,当然,其中大部分还是走的官道。

  路途中还遇到了附近的巡查衙役,徐良一行人自然也不会接受检查,一尘绝骑过去,留下了一群蒙蔽的巡查衙役在一旁目瞪口呆。

  夏镇

  残阳落下,照在水面,别有一番美景。

  从秦朝时就归沛县管理,是沛县治所所在地。

  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城市,夏镇属于是那种建立在水道上的城市。

  由广戚、部城,和夏镇寨这三部分组成。

  夏镇原来的名称其实叫做夏村,也叫夏阳,是一个偏僻的自然村。

  在明嘉靖末时候,朝廷新开了夏镇到南阳的运道,夏村也成了沿运码头,工商业日趋繁荣,隆庆三年的时候改村为镇。

  到了明万历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开始,经过两年时间,夏镇筑起了四面土墙,建成四座城楼。东名“见泰”,后改改名叫“安澜”,西名“瞻华”,南名“延庆”,北名“拱极”。

  这四座城楼可是夏镇特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徐良走到城门的入口处出示了腰牌,守卫见后自然放行。

  夏镇内,运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行,因为水运的兴起,河上建筑物,都成了人口聚居场所,形成了一串以河为特征的村落街巷。

  为此清朝还有人写过一诗。

  名曰《过夏镇》

  “片帆风利挂残阳,

  一镇区分南北疆。

  花色暗思滕县白,

  钟声遥送沛城凉。”

  诗中所言皆是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