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七十二章 清奥之战的转折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漫长的对峙和不断交战,对奥斯曼帝国而言,是非常不妙的,毕竟欧洲方向和沙俄方向不可能真的一点都不防备,而且漫长的对峙,损耗的国力是无与伦比的,就算是最后奥斯曼帝国能够打败满清,也必然元气大伤,有被沙俄帝国和欧洲方面趁虚而入的危险。天籁『.』2

  只不过,奥斯曼帝国想决战,满清不配合,他们也没有任何可行的办法,只能跟满清拖着。

  奥斯曼帝国皇帝咬着牙,就算对峙,可他就不信了,他奥斯曼帝国建国数百年,疆域广大,人口众多,难不成消耗国力还消耗不过崛起不到二十年的满清?

  然而,奥斯曼帝国皇帝想错了,这样漫长的消耗国力的对峙,奥斯曼帝国或许拖不起,但满清却完全能够拖得起。

  因为满清边境的敌人,除了东面的大明,便只有西面的奥斯曼帝国的。

  大明方向,由于大明太强大了,多尔衮很清楚,如果大明下决心进攻大清的话,当前的大清派多少兵力驻守边境都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多尔衮就赌,几乎半点都不防备大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和奥斯曼帝国的对峙当中。

  另外,印度的富庶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广袤的粮仓,和众多的人口,只不过前几年满清攻灭莫卧儿帝国,很多生产因为战乱而被毁灭,不过现在莫卧儿帝国已经灭亡,所有毁灭的生产都可以渐渐恢复。

  比如当下,多尔衮已经开始恢复印度境内对盔甲和兵器的生产了,只要再有一段时间,盔甲和兵器以及兵源就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印度增援叙利亚战场。

  最后一点,满清是纯掠夺式的,纯奴役治下各族作战,其核心是满八旗,只要满八旗未损,其他各族损失再多的兵源也伤不到满清的根本,奥斯曼帝国却不行,部族势力很多,各族死伤过多,便容易引大规模叛乱。

  所以说,有这么好的条件,这样漫长时间的国力消耗,满清占据绝对的上风。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两年清军还处于完全的守势,第三年,清军已经能够攻守互助了,第四年的时候,清军更是开始了局部的反攻,过半的清军士兵身上都披上了铠甲,战斗力大增。

  第五年,大半的清军士兵身上都披上了铠甲,反观奥斯曼帝国方面,新补充上来的士兵全部都没有铠甲,只有简单的兵器,如果继续这样消耗下去的话,情况会演变成为奥斯曼帝国大军铠甲越来越少,而清军铠甲却越来越多,双方的综合实力在渐渐生转变。

  五月,清军数量达到九十万人,而奥斯曼大军依旧只能维持在七十万左右的数量。

  清军不断开始主动对奥斯曼大军动进攻,双方的攻守态势一下子就互换了过来,变成清军攻势,而奥斯曼大军守势。

  这一日,是对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