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3章 蓝军邮 黄军邮 紫军邮_重返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广田虽然不知道张本民的用意,但绝对会不折不扣地照办,而且还会快马加鞭。吕建保自然也是没得说,手一挥让宋广田全权办理。

  仅隔一天,平坝乡中学便贴出告示,举办“温情在我心中”老信件背后的故事比赛,获奖者颁发证书、获得奖金等常规奖项不说,关键还能赢取学校推荐县三好生名额,初三学生更是能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将在报考学校、填报志愿时起到一定作用。

  从报名情况看,张本民的目的初步达到,郑金桦参加了。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以那刁丫头的脾性不可能缺席,问题的关键是她会不会把那几“大片”邮票拿出来。对此,张本民并没有把握。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按计划进行后,张本民也就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关注,毕竟厂里的生产不是个小事。

  按照生产计划,钢筋、水泥、沙子等生产材料已经差不多备齐,龙门吊也送到了厂门口,估计一天多时间就能安装完。前前后后这一套动作搞下来,花了不少钱,好在截洪沟桥的工程款已经全部到位,只留下了百分之二的质量保证金,如果一年后桥不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就可以再把那点尾款收回。所以,在资金问题上,张本民并没有压力。

  除了厂里的事情,“特色村”的事还得上心,说话得算话,毕竟是向吕建保夸过口的。不过转念一想,以屏坝乡各个村子的实情看,基础太薄弱,搞“特色村”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不俯下身子实地指导,想出成绩很难,弄不好最后就是一片烂摊子。

  张本民有点退缩,因为精力有限的,他没法扎住脚跟全身心扑在上面。想来想去,还是先搞乡级企业,不管怎么说,能让财政有钱进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是各个村里搞还是乡大院里搞,无所谓。

  这个想法,张本民通过宋广田向吕建保及时表明。吕建保说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怎么搞都可以,只要见效快就是王道。

  见效快?

  只有走捷径。

  张本民琢磨着,所谓的捷径就是走别人不敢或不愿意走的路,直白地说就是冒险,而就屏坝的底子而言,冒险就是铤而走险。

  胆子要大!

  不义之财如流水,不但来得快,而且还容易。张本民决定建议乡里搞一把小污企业,让乡大院借壳老窑厂生产地条钢。凭着两辈子的经验,他知道这一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这种做法比较盛行,很是实惠。

  行动之前,得和宋广田通个气,让他向吕建保汇报一下。如果吕建保不同意,那就算了。

  “地条钢项目?”宋广田听说后根本就不知道地条钢为何物。

  “就是用土方法冶炼各种钢材的半成品。”张本民仔细解释,“炼出来的地条钢,一根都是一米多长,四五十斤重,暗青色中带着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