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历史上的转弯点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离开茶楼,走在大街上。

  街道上数十名平民打扮的男子,迅速跟上。

  其中一名中年男子,更是快速的走到朱元璋的身边,略微退后半步,作侧耳倾听状。

  此人正是蒋瓛(huan),锦衣卫都指挥使。

  锦衣卫,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朱安的身份,查清楚咯,要仔细查,查得清清楚楚。”朱元璋冷声说道,语气坚硬。

  “遵旨。”蒋瓛恭敬的说道。

  朱元璋说完,大步朝前走去,还有许多的奏章等着他批阅。

  蒋瓛看着朱元璋的背影,心中有些感叹,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他的忠诚毋容置疑。

  洪武十五年,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五月份,皇嫡长孙薨,朱元璋悲痛欲绝,那是他最爱的嫡长孙,也是将来大明的第三代皇帝。

  然而老天似乎要击垮这个已迈入老年的皇帝。

  同年八月份,马皇后薨。

  这两人是逝世,在历史上来看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朱元璋而言,却是谁也体会不到的伤心欲绝。

  朱元璋建国之后,行为越来越偏激,手段越来越狠毒,除了马皇后外,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决定。

  她从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饿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给朱元璋送饭。

  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陈友谅进攻龙湾时,她捐助自己所有的首饰财物劳军,并组织妇女为军队缝补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

  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她劝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请你不要杀他。

  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她劝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杀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何况帝王家呢。

  她就是这样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把他们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来。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贵。

  她重病后,自知很难医好,居然拒绝医生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的回答实在感人心魄。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这是一个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还是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