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一章 做力所能及的事_重活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爷爷。”唐欢回答道,“在我想收购大飞机之前,我也做过一段调查,其实我知道您以及国务院等方面都是赞成继续研制大飞机的,而那些研究专家们,也都是信心十足,但是下面具体负责的,或者说是中间环节却出了问题,他们不断的拿外国飞机的性能来考证自主研发的飞机,认为这不经济,不符合市场规律,这才让这个项目耽搁下来。其实这完全是个笑话,没错,开发大飞机,的确从航空工业本身来说,前期是一个得不偿失地事情,是大投入,低回报的产业,但就如我前面说的,这自己研制大飞机不仅仅是一个航空工业,他还是一个带动其他产业链条的龙头项目。至于说引进外国飞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创新,这只能是邯郸学步,是外行地话。”

  说到这里,唐欢感到有些口干舌燥,于是拿起桌子上的茶一饮而尽,然后又接着道:“邓爷爷,这造飞机一般包括设计、试制、试飞、生产等步骤,而一架飞机80到90的价值其实都是由设计环节决定。而这个设计中,重中之重的又是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因为谁都知道,飞机的关键在于发动机,而这个东西,单靠引进外国技术来学,是学不来的。”

  “其实这飞机发动机的理论,大家都知道,不过就是涡轮风扇发动机,但理论知道归知道,要真地搞出好地飞机发动机,还需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基础研究跟试验,也就是打好底子,然后在材料学上要加大研究力度,同时还要大幅度提高我们地生产工艺。这一切研究互相影响,也就是不断的砸钱进去,等到一个量变到质变之后,才会出现一个合格的飞机发动机,而这些大量的数据试验,是绝对不能省的。

  或者可以这么说,一旦我们舍难求易,真的引进外国的飞机,一边运营一便研究,可就算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研究那些外国的先进技术,也还是要从头照着试验一遍,而这个实验,完全就是研发求证的路子,可以说这么一路下来,一点钱也省不下来不说,反而还要多花冤枉钱。甚至是由于这样急功近利,其他材料学必然不会跟上,生产工艺也没有得到进步。这样归根到底,我们只是掌握了发动机技术,却照样生产不出合格地发动机以及飞机。因为我们的工艺不过关!而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难道真的技术就比我们高多少么?不是,我们技术方面跟他们差距并不大,差距大地,正是生产工艺以及材料研究,在这方面,他们比我们走的早,而且他们的工业比我们先进,生产工艺跟材料方面自然比我们强。生产出来的东西也自然能够完美的体现技术优势。”

  “我有点明白了。”邓首长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说,一旦你投资,你会继续加大研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