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3章 终战_1850美洲黄金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末,为黑龙江沿岸各部落的统称。清代之索伦部主要指索伦本部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三族。是黑龙江流域半渔猎,半农耕的一个民族。

  其中以达斡尔族最擅长农耕,人口也最多。鄂温克本部和鄂伦春族的生活方式则是以渔猎为主,人口较之达斡尔族要少得多。

  雅克萨之战结束,《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为了加强对索伦部族的控制,方便征调索伦兵,清廷将大量的索伦人,尤其是外东北地区的索伦人内迁至黑龙江以南的嫩江流域,先后编为索伦牛录和布哈特八旗。

  此举虽然强化了清政府对索伦部族的控制,但也导致黑龙江流域,尤其是外东北地区防御力量的空虚,为后来丧失外东北领土埋下了祸根。

  索伦部部落民从小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成长,稍加训练就是非常优秀的士兵。

  努尔哈赤在整合东北各部女真时,曾对索伦人说:我等乃一国也。号召索伦人为建州女真的满洲共同体而战,吸纳索伦人为兵。

  但在入关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便将对索伦人的承诺抛之脑外,满蒙汉八旗都入关了,索伦人除了少数索伦贵族得以加官进爵之外,多数索伦人仍旧被留在关外的苦寒之地。

  这倒不是爱新觉罗家族忘记了这群苦兄弟,恰恰是因为他们记得这群苦兄弟,有意而为之。

  为了让索伦人在保存战斗力,防止索伦人沾染汉俗,重蹈满八旗,绿营兵之覆辙。爱新觉罗家族禁止索伦人入关,继续让他们在关外的苦寒之地保持“国语骑射”,严禁使用火器,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严酷生活。

  这一做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清军入关之后,八旗兵战斗力以惊人的速度直线下降,到了平定三藩之乱时期,八旗兵已经不作为平叛的主力使用。到了乾隆时期八旗兵更是沦落到了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的窘迫境地。

  诸多八旗部队中,只有索伦部的兵马一直保持着极强的战斗力,直到完全无法压榨出人力。

  清军入关之后经历的战事:平定三藩、雅克萨之战、准噶尔战役、阿尔泰战役、大小金川战役、大小和卓叛乱、抵抗库尔喀人入侵、平定太平天国与捻军。

  这些战役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无论是在雪区高原,西域大漠,还是西南横断山区的原始丛林,东北的白山黑水,索伦兵不仅从未缺席,而且表现十分亮眼。

  然而爱新觉罗家族并未体恤索伦人,随着战事的愈发频繁,对索伦人的征召有增无减,变本加厉。

  截止咸丰时期,征召的索伦兵已超过万人,征召人数占族群的40%。索伦部族已经到了濒临绝种的地步。

  因此虽然索伦人也是旗人,但其生活水平待遇和关内,尤其是和京师的满八旗旗人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天上,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